bwin必赢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发布者: bwin必赢
发布时间:
2014-03-11
浏览量:

一、培养目标
    实验班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建设有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课程体系为基础的教师团队,建立高效教学运行及管理制度,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1. 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2. 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
3. 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和良好创新能力,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专业化国际交流能力.
4. 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优秀的领导素质;具备材料工程意识和一定的工程决策能力,具有根据专业需要自主自学并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
5. 为国际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世界知名企业集团提供优秀生源。

二、培养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班单独编班,学制四年,执行特定的学习计划及人才培养计划。除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外,加大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比例,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实验、实践环节的强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及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加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及研究性学习比重,提高学生科研积极性。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学生通过考核,满足本科阶段培养要求的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并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成绩优秀且创新能力较强者,可推荐免试攻读我校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三、规模和生源
1. 选拔机构:bwin必赢实验班遴选工作小组。
2. 选拔时间:大一下学期,第一届从2012级开始。
3. 选拔人数及对象:不多于30人,面向学院一年级学生。
4. 选拔程序:
(1) 宣讲与咨询。
(2) 学生申请。采取自主自愿原则,在规定申请时间内,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bwin必赢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申请表》,一式两份,交至教学办。
(3) 初选。按报名学生第一学期的绩点进行排名,并按1:2的比例筛选入围面试的学生。
(4) 面试。参加面试的学生利用PPT进行3~5分钟的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计划及目标;遴选工作小组3~5分钟的提问,考察的范围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了解和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录取标准:按“第一学期绩点(折算成百分制)×50%+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50%”,择优录取。
(5)公示。确定的学生名单经学院公示后报教务处批准,最终由学校发文公布学生名单。

四、培养措施及特色
    bwin必赢秉承“个性化、小规模、精英化、强能力、重创新”的原则,体现精英教育理念,公开选拔热爱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绩优异、具有学术理想及创新潜质的学生进入实验班,以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急需的研究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各项改革措施如下:
1. 独立培养方案:创新班学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外,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 特色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增大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比例,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部分主干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要注重实效,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等。
3. 特色课程设置:在第1学期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课程,让学生初步认识材料,深入浅出地介绍材料科学前沿面临的科学挑战。从第3学期起,安排学院相关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大讲座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课时比例,开设面向学科前沿以及侧重学生能力提高的讲座式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学院学术骨干轮流担任主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专业知识的更新。鼓励实验班学生与国内外、省内外知名学校或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学习。
建立课程自学制度,鼓励学生自学,专门设部分课程(部分内容)作为自学课程,提高课程中自学内容的比重。在要求学生自学的同时,也配套相应的考核措施,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4. 注重培养英语与科技写作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起点,强化听、说、译能力,加大课程双语教学的力度,采用国际著名院校的教材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英文文献,部分课程期末考试设30%英文考题,开设专门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同时在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中,积极开展科技文献的阅读、理解、写作。
5.加大实验、实践环节强度: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并在第3学年开始,连续开设《科研素养与创新训练》系列实践课程。在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培养学生四方面的实验、实践能力:
(1) 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的基本实验技能;
(2) 材料工程实践能力;
(3)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分析测试技术能力;
(4) 现代材料技术的创新能力。
6. 导师制:导师制可采取学业导师、项目导师和项目组导师等多种形式,由学院高职称、有留学经历及名校背景,学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或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优秀教师担任导师。开班后,由学院为实验班每位学生协调确定导师,导师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训练、考研等提供指导与咨询,达到对学生的全程培养。
实验班导师的主要职责:
(1)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以自身优秀的人格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出色的科研实力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个性健康的综合发展。
(2) 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概况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使学生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
(3) 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针对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学习潜质的挖掘、职业生涯的设计等方面分别进行指导。
(4) 做好教与学的沟通与联系,负责在学生中宣传和解释学校教学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定期开展教师与学生谈话活动,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问题和看法,定时向学院反馈,每学期每位导师均应填写学生指导情况表并上交学院教学办存档。
(5) 指导实验班学生进行本科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训练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6) 科学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创新竞赛,原则上要求每位实验班的学生均要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承担一项校级以上SRTP项目,并有相关科研成果;
(7) 结合科研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申报专利,指导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及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
7. 学业评价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学业评价,学业评价结果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由学院相关专家组根据学生的课程成绩、科技创新活动、导师评价等方面综合给予评定。
8. 实验班学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外,还需取得符合下列条件两项以上(含两项)的成果:
(1) 申请专利:学生排名为前2名;
(2) 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3) 获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
(4) 通过CET-6英语考试;
(5) 参与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9. 鼓励机制:为保障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学院在教学条件上予以倾斜。
(1) 任课教师工作量按普通班教师工作量的1.5倍计;
(2)给予指导学生进行专利申请,高水平论文发表及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的导师,按学院标准发放酬金或计算工作量;
(3) 实验班奖学金的评定比例按照普通班名额的2倍进行评选;
(4) 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方面享受研究生待遇;
(5) 优先使用计算机,实验室待遇,并享有50个机时样品的免费测试。
(6) 申请各类SRTP项目的时候给予优先资助。
(7) 优先派出进行学术交流。

五、管理运行机制
1. 学院成立创新班工作小组,负责实验班的日常管理。
2. 实验班单独编班,单独管理,建立专门的档案系统。
3. 实验班实行滚动管理,按照《我校学“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管理实施办法》(福大教〔2013〕10号)规定执行。

六、预期成效
1. 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的师资队伍,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源动力。
2. 在能力建设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准确表达思想的多种语言应用能力,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沟通和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
3. 3年内,以本科生为第1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合计达到10篇,参与申请专利5-10项,各类竞赛获奖10余人次以上。 
4. 争取与台湾一些大学合作建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行试验区”。
5. 实验班考研上线率达到80%以上,争取人人出成果,人人有亮点。
6. 将bwin必赢“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建成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相关学科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